主营业务 主营业务

咨询热线 010-65815258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营业务

首都医科大学:致力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

bob手机版官网登录

  央广网北京6月7日消息 打造权威品牌,解读名校之声。2022年高考在即,央广网2022年全国名校推介会特别栏目《直击高招·名校之声》通过邀请全国高校招办负责人,对本校师资力量、政策变化、培养模式、就业发展、社团活动等进行深入采访,让考生和家长第一时间掌握高招信息,了解高校特色,提供报考建议。

  首都医科大学于1960年建校,是北京市属重点高等医学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呼文亮研究员,校长为我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教授。

  学校校本部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现有21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9所为附属医院),12所教学医院,39个专科学院、专科学系,39个临床诊疗中心。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院士6人,正高职称2951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464人。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11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有3个国家医学中心、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实验室、3个北京实验室、5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为北京市的重点医科大学,现有3个“5+3”一体化专业,24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培养医学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教育培训模式。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人民满意的医生,做出能服务人民对健康美好需求的科研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首医人将进一步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

  2022年学校本科招生规模有所增加、高职(专科)只保留临床医学(乡村医生)招生,总体规模1591人,本科1499人,专科92人。在京招生1033人,本科941人。京外各省本科招生558人,其中新疆预科、新疆和西藏内地高中班73人。

  今年学校在本专科招生专业上有所调整,具体如下:继续招生临床医学(阶平班),预计增加计划,招50人左右;两个隔年招生的专业:听力与言语康复和假肢矫形工程学,今年假肢矫形工程学专业招生;口腔医学五年制恢复招生。

  首都医科大学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亮点是什么?王牌专业有哪些?

  学校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

  1、专业齐全,层次多:有首医阶平班、3个长学制、24个本科、1个高职专业;

  有9个国家和6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和10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为了满足社会对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的需求,从2021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阶平班)与口腔医学专业(阶平班),简称“首医阶平班”。“首医阶平班”即本科直博“5+研究生培养阶段”一贯制(PhD-学术型博士学位)的培养模式,学生完成5年的本科学习并考核合格后,以推荐免试硕博连读的方式,立即进入直攻博研究生培养阶段。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设置分流淘汰制,以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首医阶平班”按照学校阶平班培养方案进行学习,重点培养科研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毕业时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学术学位博士水平的高层次学术领军医学专门人才(PhD)。2021年学校招收了首届学生,在北京地区,临床医学“阶平班”录取平均分为651分,口腔医学“阶平班”录取平均分为654分。为响应社会需求,2022年学校优化了招生计划结构,今年只招收临床医学“阶平班”,拟增加招生计划20人。今年,我们欢迎更多有理想和热情,心怀医学梦想,勇于探索的优秀学子报考。

  长学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专业为“5+3”一体化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即完成5年本科阶段学习后立即进入3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阶段学习,并同时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序列。

  毕业后可获得6证:即本科、研究生阶段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时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学校基础医学专业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基础医学是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学制5年,采取的是本-硕-博连读的培养模式,学习成绩优秀的本科生将获得推免研究生的资格,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培养过程为基础阶段、临床阶段和科研阶段的三段式培养,配备强大的导师队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培养:在基础阶段安排了多门高级理论和实验课程,让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参与课题研究;在临床阶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临床思维,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实现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的结合;在科研阶段,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培育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创新精神。

  学校预防医学专业依托公共卫生学院进行招生,是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由公共卫生学院校本部、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办学,这种“三位一体”的“大公卫”办学模式在全国具有特色。有效保证了各类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并实现了基础-临床-社区医学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为北京市及时应对新冠肺炎等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发挥首都在重大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引领地位发挥了用力的支撑作用。创新先进的培养体系,构建了“两条主线”“六大模块”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12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公共卫生实验实践现场。此外,还利用了北京市CDC教学基地丰富资源优势,将理论与实际两者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使学生走入工作岗位以后,能很快的完成角色转换。

  学校护理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护理学专业在专业建设和改革中形成了“五创一聚”的特色优势,创建了以培养护理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形成了基于护士核心胜任力的护理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及评价模式,将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入核心课程教学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胜任力。护理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将学校的直属及附属医院实质性地纳入护理人才培养的组织架构中,形成了学院医院一体化的大格局,保证了学生的学校学习与临床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协调一致,实现护教协同育人,有效保障了临床教学质量。学院创建的国际先进的仿真教学中心,强化综合设计实践,为学生创造一种真实、有意义和无威胁的学习环境,满足培养各种胜任力需求。学院与国际一流大学护理学院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拓宽了教师和学生国际化视野。

  学校一大批优秀师资承担本专科、研究生等的教学工作。不仅校本部的师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师资都承担着学校的教学任务,大约4万多人。学校拥有一批学术精英,有院士6人,有多名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首批黄大年教学团队,这些精英与骨干均承担着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作为北京市属唯一的重点高等医学院校,学校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首都北京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人民满意的医生。构建了“顶天立地”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所谓“顶天”,是学校地处首都首善之区,基于北京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要有高水平医学学科、高层次医疗服务,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所谓“立地”,是作为地方医学院校,为北京地区社区、农村培养各级各类适用人才,特别是为京郊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作用好”适用性很强的定向农村医药卫生人才。

  要重点关注教育部高招改革选考科目要求,根据选考科目填报相应志愿,第一、二批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及分组情况(3+3模式以北京为例)。

  临床医学(阶平班)、临床医学“5+3”、儿科学“5+3”、 口腔医学“5+3”、临床医学5年、儿科学5年、口腔医学5年

  湖北省、湖南省、福建省、辽宁省、河北省、江苏省为3+1+2模式,2022年学校选考科目要求:

  临床医学(阶平班)、口腔医学5+3、临床医学5+3 、儿科学5+3 、临床医学、儿科学、口腔医学、眼视光医学、精神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临床药学、康复治疗学(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学(作业治疗)、预防医学、医学实验技术、假肢矫形工程、护理学、助产学

  ①各专业对考生视力的要求是:眼睛的近视矫正视力不低于4.8,各眼矫正视力镜片度数不超过800度,无色盲、色弱,无斜视、弱视;

  ⑥考虑到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性,学校明白准确地提出,不鼓励躯干或肢体残疾考生报考学校医学类专业,否则将没办法完成学业。

  对于新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将以入学后的体检复查为准,对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学校允许入学后能申请转专业,转专业的条件及程序根据《首都医科大学关于印发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首医大校字[2019]118号)文件执行。学校教务处的网页上有此文件,你们可以查询。

  奖学金:国家奖学金、首都医科大学特等、一、二、三等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每年的覆盖面33%。

  助学金: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多种资助途径,100%覆盖到经济困难学生,平均每个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享受到1.32个助学项目,保证在学学习期间每个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都能得到基本保障。 主要有:经济困难生生活补贴、一次性困难补助、困难生绿色通道、困难生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及国家、北京市及社会力量冠名设立的其他助学项目。详见学校学生处的网站。

  学校培养医学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学校现有21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9所为附属医院),12所教学医院,学校还设有39个临床专科学院、专科学系,39个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平台与实践机会。

  学校目前有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6个;3个国家级和6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个市级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和1个素质教育基地。学校2014年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获得专家组充分肯定。

  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典、挪威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先后接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学生数百人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学校获批首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国际人才教育培训项目院校。留学生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及进修生。除交流访问外,学校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选派师生参加有关学习项目和学术会议。

  学校有3个国家医学中心、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实验室、3个北京实验室、5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优秀创新团队。在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同时,学校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原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等。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以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2998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12项),累计科研经费30.58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25.07亿元)。获得各类各级奖励13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含合报)、北京市科技奖3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5项、吴阶平系列医学药学奖6项、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1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奖5项、何梁何利科技奖2项、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3项、华夏医学科技奖35项;北京市优秀调查研究成果奖1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获得专利授权3358项。可以说,学校的学术环境十分优异。

  多年来,学校本、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呈现“三高一多”特点,升学率高,就业率高,行业匹配度高,在京就业多。2021年本科毕业生升研率达到48%,部分专业达到了50%到77%。在医药卫生行业就业的毕业生达到90%以上,其中45%以上是在三级医院就业。北京医药卫生人才约50%由学校培养,从北京卫生系统学校毕业生占比情况去看,三级卫生机构,学校毕业生占医院医生1/2;二级卫生机构,学校毕业生占医院医生1/3;社区医疗机构,学校毕业生占1/2强;郊区医疗机构,学校毕业生是主体力量。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稳定在85%以上。

  咨询电话、 (志愿填报期间使用) 、83911086(志愿填报期间使用)

  首都医科大学于1960年建校,是北京市属重点高等医学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

友情推荐
友情推荐
集团邮箱

bob手机版官网登录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8号

邮政编码:

咨询热线:010-65815258

电子邮箱:ghjt@bjghjt.com

举报电话:

65812299

举报邮箱:

ghjtxinfang@163.com
扫一扫关注bob手机版官网登录
©2018 bob手机版官网登录入口-bob综合app官网版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43767号-1 技术支持:XML